服务热线133053879880538-8888228

强迫症

强追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drder,OCD)的基本特征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相。其特点是布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使患者感到焦和痛苦:患者体验到的观念和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表现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 遗传

   2. 脑病理改变 严重的脑外伤、癫痫可伴发强迫症状;影响基底核功能的疾病也可出现强迫症状,如风湿热后出现的小舞蹈症可伴有强迫症状;在急性发病的强迫障碍患者中也发现存在链球菌感染后的抗神经元抗体,抗体滴度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一些研究发现强迫障碍患者的尾状核体积缩小,有学者认为这是CNS不可逆损害的结果,并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

   3. 生化 有不少证据支持强迫症患者有5-HT功能异常。

   4心理学解释  行为主义认为在疾病的***阶段,由非特异性情景引起焦虑,为减轻焦虑,产生逃避或回避反应,表现为强迫性仪式行为,这是经典条件反射;在第二阶股中强追行为被强化、并泛化到中性情景中,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精神分析理论则认为强建碍是人格发展固着于强迫性格,焦虑通过防御机制而形成强迫症状。目前认为精神创西只增加了个体的易患性。

二、临床表现

强迫症多发病于青春期,1/3的患者症状出现于10~15岁,75%的患者起病于30岁前,发病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男性的发病高峰年龄是青春期,而女性在20~24岁之间、男女患病率近似:常在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由于约有60%强迫症患者羞于把他们的症状告诉给医生,致使强迫症患者就诊年龄平均超过发病年龄10年。强追障碍病程多变,54%~61%的患者逐渐发展,24%~33%的病程波动,11%~14%的有完全缓解的间歌期。若不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转成慢性的可能较大。患者的生活和职业功能显著受影响。

OCD的共病率较高,依次为抑郁症、惊恐发作、疑病症、贪食症、食症、抽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等。

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多数患者有多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强迫行为是对强迫观念的典型反应。有学者将CD分为三个亚型:对称/收藏型,由对称、节俭的强迫观念和次序、收藏行为、重复及计数的强迫行为组成;污染/检查型,它主要由污染观念及洗涤、检查的强迫行为组成;纯强迫观念型,包括大量的攻击、性和宗教的强迫观念。

(一)强迫观念

1.强迫思维   强迫思维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头脑中的观念、表象、或冲动,它们几乎总是令人痛苦的(因为内容为暴力、猥亵方面的或仅仅因为患者认为其内容毫无意义)。患者往往试图抵制,但不成功。虽然这些思维并非自愿且令人反感,患者认为它是属于自己的。

2.强迫性穷思竭虑   患者对一些常见的事情、概念或现象反复思考,刨根究底,知毫无现实意义,但不能自控。

3.强迫怀疑 患者对自己所做过的事的可靠性表示怀疑,需要反复检查、核对。如门窗是否关好,钱物是否点清等,其实患者能意识到事情已做好,只是不放心而已。

4.强迫联想 患者脑中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词句,而大多是对立性质的,此时叫强迫性对立思维。

5.强迫回忆 患者意识中不由自主地反复呈现出经历过的事情,无法摆脱,感到苦恼。

6.强迫意向 患者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但苦恼。但一般不会转变为行动,因患者知道这种冲动是非理性的、荒谬的,故努力克制,但内心冲动无法摆脱。如想把小孩扔到窗外,害怕自己***终会无法抵制要杀死自己所爱孩子的冲动,看到异性就想拥抱等。

(二)强迫动作和行为

是一再出现的刻板行为。从根本上讲,这些行为既不能给人以愉快,也无助于完成有意义的任务。患者常将其视为能防范某些客观上不大可能的事件。这种行为通常被患者认为是无意义的或无效的,且反复企图加以抵抗。在病程漫长的病例中,抵制可能十分微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强迫检查 

2.强迫洗涤 多源于怕受污染这一强迫观念而表现反复洗手、洗衣物、消毒家具等

3.强迫性仪式动作

4.强迫询问 

(三)回避行为

回避可能是强迫障碍***突出的症状,患者回避触发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各种情境,在疾病严重时回避可能成为***受关注的症状,而在治疗过程中,随着回避行为的减少,强迫行为可能增加,因为治疗过程增加了患者暴露在诱发强迫症状的环境中。

(四)其他

焦虑继发于强迫思维和/或强迫动作;强迫症状加重时常出现抑郁,故抑郁症状的加重或减轻一般会伴有强迫症状严重度的平行变化。

强迫障碍患者常常有病态的人际关系。一种是患者要求他人容忍其症状,更有甚者家属被患者要求执行其仪式行为;另一种是患者与家属产生敌对关系,强迫症状被他人认为是患者的有意对抗,这同样会加重患者的强迫症状并导致敌对的进一步加剧。

部分患者可能有神经系统软体征和精细运动协调障碍,且左侧明显;可有画立方体障碍、不自主运动、镜像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软体征的突出程度与强迫障碍的严重程度一致。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应符合神经症性障碍的诊断标准。

2.患者至少应具有强迫思想(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或强迫行为(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症状中的一项症状,或具有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症状同时存在的混合情况。

3.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

4.患者的强迫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

5.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恐惧症等)或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核病变的继发强迫症状。

(二)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

2.抑郁障碍

3.恐惧症和焦虑症

4.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四、治疗

1.药物治疗

2.行为治疗


上一篇:躯体形式障碍 下一篇:焦虑症 返回